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动力。我校坚持“双主体办学,全方位育人”办学模式,2016年以来,学校建工学院与“宝业集团”开展全方位“产教研”一体化合作,双方在“技术专利、知识产权、货币设备、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合作,在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上做出了新的探索。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以工业化制造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以其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短、质量优良等特点,逐渐深入中国建筑业领域,促使中国的建筑行业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艺向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化生产转型升级。为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上海市政府连续多次发布相关意见,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行业发展对相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烈需求,我校建工学院与中国企业500强之一、首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单位、中国装配式建筑领军企业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遵循“需求产生合作、供给创造需求、合作带来共赢、共赢促进发展”的校企合机制,建立起长期、紧密的“产教研”一体化合作关系。这也是全国首个以装配式建筑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项目。
2016年12月,我校与宝业集业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2017年2月,经双方友好协商,双方就具体合作事项进一步达成协议。4月28日,住建部人教司副司长陈付、住建部行指委副主任吴泽、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高职高专与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研等数位领导专家调研我校装配式建筑项目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月14日,我校举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论证会,进一步细化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方向专业建设方案。5月15日上午,“2017年全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师资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校综合楼隆重举行。
目前,2016级宝业集团冠名班首批顶岗实习学生30余人已经进入企业实习,2017级联合招生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装配式建筑方向)学生已经完成初步的企业文化认知教育,即将进入核心课程和技能学习的阶段。2018年9月,装配式建筑技术专业将开始正式招生。
二、合作内容
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我校与宝业集团签订了长期、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协议,其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共建“2025装配式建筑双创实训示范基地”
由企业主导设计、独资捐建的“2025装配式建筑双创实训示范基地”,面向土建类专业各级教师,建设“知识学习+虚拟训练+实操训练”三位一体相互验证的教学模式,围绕装配式建装工程技术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创造“虚实结合”、能重复操作的实验实训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技能。具体包括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装配式建筑仿真实训室、装配式建筑智慧工法研究中心、装配式建筑双创中心、装配式建筑实操实训中心。
(二)共建研发平台
1.技术研发。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职业技术院校先进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为纽带,以科研项目转化和运用为共同努力方向,在学校中建立研发平台,让企业、院校师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发、制作和应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软件”能力。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依据装配式建筑生产需求实际,汇聚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和学校骨干教师力量,面向土建类专业院校各级教师,建设一批优质、可共享课程资源,支持相关课程改革项目。3.教学软件研发。根据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以学校设备、师资和企业技术力量为支撑,研发相关教学软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熟悉和掌握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理和施工过程。
(三)双向委培的人才培养
1.学生培养。(1)联合培养。以学校学生为生源成立冠名班,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储备。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从人才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学生招生,核心课程的制定与实施,实习岗位的提供,学生毕业合格企业落实学生就业,实现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2)工学结合。依据企业人才需求,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过程,合格毕业生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企业人才培养。整合学校、企业的设备、技术和人员力量,向企业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四)服务社会
1.人才培养。面向土建类院校各级教师及装配式建筑类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提升装配式建筑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装配式建筑行业人才质量。2.举办技能大赛。举办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大赛,提升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相关行业发展。3.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站。成立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引领和促进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合作模式与机制
职业教育中企业往往参与程度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常规模式下,企业通常难于从合作中盈利。而在思博与宝业的合作中,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资源,将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建设,以基于双方资源整合的项目合作模式,不同层级的二级会议制度,使得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企业人才储备加强、已完成项目的模式和经验不断得到复制和推广,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双赢。
(一)基于双方资源整合的项目合作模式
做为行业领军企业,宝业集团深耕装配式建筑领域20余年,掌握了国内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我校高投入、高定位的建工学院经过多年发展,也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学校与宝业集团基于双方资源整合的项目合作模式,共同参与、共同开发,权责明晰、实现双赢。
1.共同参与人才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宝业集团参与编定《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标准》,参与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参与装配式建筑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与制定,参与装配式建筑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与编写,依据宝业集团先进的技术体系和人才发展战略,将产业和岗位的能力要求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中,将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需求的密切贴合。
2.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三分之一以上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一年级注重企业文化认知教育,二年级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三分之一以上专业核心课程,三年级学生进入企业、形成1名企业导师对5名左右学生的“现代学徒制”带教模式,让企业关键岗位的核心技术进入课堂,让前沿的行业理念和真实的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切实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资源。
3.共同研发专利,学校享有荣誉权,企业享有由专利转化为产品而形成的收益权。整合学校与企业的技术力量,双方在课程开发与改革、装配式建筑仿真软件开发、技术开发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研发,共同分配权益,学校享有荣誉权,企业享有由专利转化为产品而形成的收益权,比如教材、实训软件推广应用带来的收益。
4.共同开展面向全国土建类职业院校、装配式建筑企业的人才培训,培训利润归企业所有。学校牵头,发起面向全国土建类职业院校、装配式建筑企业的人才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训,提升全国土建类职业院校装配式建筑师资力量以及企业人力资源水平,各类培训利润归企业所有。
(二)二级会议制度
建立促进校企合作的二级会议制度。学校校领导与宝业集团领导定期会晤,商谈合作的战略定位问题;学校建工学院相关项目负责人与宝业集团下属教育产品开发公司(例如上海领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紫宝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商谈具体的项目事务。双方签署正式合同,合法合规地促进项目的建设和完成。
以与思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蓝本,宝业集团整合国内外一流的装配式建筑资源,为全国多所院校提供高品质、高精度的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解决方案,提升师资水平,坚实装配式建筑技术专业建设基础。项目化的管理与运营方式,使宝业集团与思博的产学研合作从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实现了向企业产品的转化,成为产教融合极具价值的一个新模式。
四、合作成效
我校与宝业集团的合作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专业建设
1.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和学校的反复研究论证,2017年5月14日,我校举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论证会,进一步细化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方向专业建设方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胡兴福、上海高职高专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锡宝、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危道军、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院长黄志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张伟及我校副校长张学龙等人出席会议,对装配式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目前,我校装配式建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完成,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均通过充分调研做出了明确要求。
2.教育部专业目录外专业申报已经启动。做为全国首次筹建的新专业,装配式建筑技术专业属教育部专业目录外专业,经过充分准备,目前,专业申报正在审批过程中,并拟在2018年9月正式招生。
3.课程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在企业与学校的通力合作下,已经出版基于企业实践的原创教材4种,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生产工艺与施工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与构造习题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另两种正在出版过程中。
4.学生培养步入正轨。2016级冠名班学生30余名已进入企业顶岗实习。2017级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方向)学生通过企业人员到校宣讲、学生到企业见习等方式已经完成一年级的企业文化认知教育,并确定了一名企业技术人员指导5个学生的“现代学徒制”带教模式,即将开始二年级装配式建筑核心课程的学习。2018级装配式建筑专业联合招生即将在9月份开始。
(二)2025装配式建筑双创实训示范基地建设
由宝业集团独资500余万元捐建的“2025装配式建筑双创实训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1.硬件。基地具体包括装配式建筑多功能应知实训室、装配式建筑识图及构造(混凝土)实训室、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生产实训室、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训室、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模拟操作实训室、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等大结构工法楼、装配式建筑内装集成工艺实训室、隧道管片生产与吊装实训等八大实训室。2.软件。与硬件投入相适应,可还原生产实际情况、供教学重复使用的教学软件开发同步进行。目前已经完成的教学软件开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教学平台》(50节点)《装配式建筑综合实训平台》(50节点)《领业装配式云平台》(50节点)。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设备,已经为16、17级学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技术研发
做为企业与学校共建的研发中心,其技术研发成果已经体现在上述课程建设(例如教材的编写)和实训基地建设中(例如教学软件的开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做为教育单位,学校同样承担了研发工作并取已经得了两项专利,分别为“一种用于混凝土支模与浇筑的机械手装置”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拟生产装置”,另有两项专利正在审批过程中。这些专利的获得,充分体现了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双赢的原则。
(四)服务社会
2017年5月15日,“2017年全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师资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此次培训以加快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培养顺应建筑业发展趋势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为目的,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高职与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思博学院与领业科技共同承办。培训班为期4天,30余名学员为来自上海市及其他地区中高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和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通过政策解读、专业引领、实操与考察的相关培训,他们将成为活跃在装配式建筑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
2017年度,已完成三期面向全国建设类院校校院长、专业主任、骨干教师的装配式师资培训共176人次。
五、意义与价值
估为新兴行业,宝业集团与我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宝业集团与我校结合企业岗位所需的核心素养和人的认知与发展规律,共同参与制定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企业亟需的人才,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对装配式建筑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对行业、企业的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二)对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动。做为首个申报装配式建筑技术专业的学校,我校装配式建筑技术专业的成功申报以及该专业的推广,将呼应国家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以人才的培养促进技术与观念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三)对学校专业内涵建设的促进与提升。做为拥有丰富产业经验、行业最前沿技术、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以及国际化资源的领军企业,宝业集团对我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对于学校专业内涵建设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的探索都具有重要价值。(四)对其它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我校与宝业集团的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其影响不局限于一隅,而成为一种产教融合的模式与样板,在诸多装配式建筑专业建设院校中得到了复制和推广。据了解,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职业院校与宝业集团合作共建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专业与实训基地均对我校模式有所借鉴。
2018年5月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公函(教高司函[2018]8号),宝业集团旗下上海领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入选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主要与装配式建筑相关)。我校与宝业集团的产教融合模式探索,如何与国家政策相应和,如何深化并将之扩大,从而真正形成一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行业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思的问题。